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86章 国难思良将,国难是忠臣

在各方偃旗息鼓之后,京师总算又恢复了平静,在各方心照不宣的默许下,京师又逐渐地开始繁荣起来。朱由检漫步在皇宫当中,思绪飘得非常远,表面上看来,这段时间他占据着主动,打的朝臣们落花流水。可却并没有改变双方真实的力量对比,根本就没有动摇文武百官的根基所在。

眼下的的大明地主豪绅生活奢华,然百姓食不果腹,天灾层出不穷,小冰河时期的威力还没有真正的显现出来,大明这个古老的帝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生存还是死亡不再是一念之间,而是如何从死亡的沼泽中逃出来,这才是眼下最让崇祯皇帝最为头疼的所在。

崇祯皇帝本想对内阁六部进行一次大面积的整改,奈何手中无可用之人,以至于让他无处下手。现在朝堂已经被文官集团把控,文官集团又被东林把控,崇祯皇帝更是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象征,要不是有着黑卫军的帮助,他的旨意甚至连紫禁城都出不了,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,崇祯皇帝不得不寻找破局之策,奈何却无献策之人,更无施策之士,这就是末代皇帝的悲哀。

国难思良将,国难是忠臣。大明在辽东这几十年连续的投入,不但没有把这个窟窿填补上,反而让这个窟窿越变越大,逐渐地成为吞噬整个大明的黑洞。崇祯皇帝很想放弃辽东之地,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,可是想到辽东那些兵将全是些贪生怕死之人,指望这些人以后收复辽东,那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
再者辽东之地一旦放弃,想要夺回来,可就没有那么容易。辽东土地肥沃,后金一旦获得了完整的辽东之地,短时间内实力会迅速膨胀,会对大明造成更大的威胁。现如今辽东已经成为了一个鸡肋,食之无用弃之可惜,就连崇祯皇帝也不敢轻易决断,维持现状算是最好的选择。

可要是不对辽东进行改变的话,就会陷入一个新的怪圈,朝廷每年国库空虚,想要负担关宁军的粮饷,就必须加征赋税。然而在接下来的年间,大旱将持续多年,百姓无粮充饥,为求活路就会从贼,恐怕不出一年大明各地将烽烟四起。

就算派各地冠军去镇压,也只是饮鸠止渴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内地的各处叛乱,就会一直持续下去,终会耗尽大明的最后一丝元气。原来的历史上,大明之所以会灭亡,正是陷入到了崇祯怪圈当中,按下葫芦起了瓢,各地官军疲于奔命,百姓苦不堪言,再加上后金在一旁策应时不时的入关抢掠,大明在厚的家底也撑不住。

更不用讲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天天只想着内斗,对大明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