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章 知青下乡

1969年7月,山桥村。

半个月后,村里的人都知道,这一次会有不少知青下乡村,是以往的两倍不止。

一大早上山桥村村长顾建强和村支书顾仁,叫汉子们抓紧套牛车去镇里接知青,这牛车一套就好几辆,而村长的媳妇也开始和老知青们收拾知青所。

山桥村以前叫顾家村,大多都是姓顾的人家,说白了是一个大宗族的村所以叫顾家村,后来因为战乱的原因有人逃难逃来了,村里所以就多了十几户外姓的人家,之后又因为有山有桥才改成了山桥村。

村里面的布局还算好,村民多多少少都会一点本事,毕竟如果不会点本事的话,在这偏僻的山下根本活不下去,所以总体来说村里的人自给自足还是可以的。

好几辆大皮绿卡车,每一辆大皮绿卡车上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,知青都是从县上的火车站拉过来的。

从大卡车下来的知青早就已经分配好到邻镇周边的村里的名单了,这是一共下乡了500名知青都来自不同的地方,知青挨个下了车。

“总算到地了,我都快要吐了。”祝小雨有几分不耐烦和疲劳,毕竟路途太过于遥远,让她有些受不了。

“恐怕还没有,还要坐牛车呢,没看到那边排满着整整齐齐的牛车吗?”与她同行且同城的女知青早早就看到了前面的牛车提醒她道。

“还要坐车,还是牛车?这太远了吧。”祝小雨根本就不想再坐车了,她坐的快要吐了,但是没有办法。

这也没办法,实在是这个地方偏处于南。

“果然是偏僻的地方。”

“好了,别说了,快点上车吧。”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经历,不过还没有到地方,只能提醒她们。

下面早已经摆着一辆又一辆的牛车,还有牛车旁站着的是各村的村长和村支书,为了更快的回到村里干农活,他们还特意弄了个牌子,放在自己村的牛车旁,车上的人多半都识字,然后再让汉子们在旁边喊,这样就能快一点。

“保关村的,快点,各位同志抓紧上车。”

“这是什么情况,都是一群下乡的知青,早就是分好了名额了,怎么还在磨磨蹭蹭的?”角复村村长看着那群上了牛车的知青,还在磨磨蹭蹭的不由的说道。

“宋老哥你又不是不知道,一群不懂事又刚刚下乡的学生仔罢了。”

“都是城里面来的,大多都是细皮嫩肉这都是什么事儿啊?这该怎么干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